文|诸神的恩宠

在华人世界,朱德庸的漫画一直深受欢迎。其中,《我们都有病》风格幽默接地气,影响了很多人。话剧导演田沁鑫认为,现代社会节奏快、压力大,这部漫画能帮人们减少焦虑,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。2011年,《我们都有病》被搬上话剧舞台,并受到观众的热捧。

由此可见,漫画不止是给小孩看的,它也可以承载重大主题,甚至可以启迪人生。17岁的美国男孩卡尔文是个漫画迷,他的偶像是漫画家沃特森。为了能见到偶像,卡尔文展开了一场奇幻之旅。

卡尔文是小说《寻圣光的人》的男主角。这部小说是一部心灵疗愈小说,充满哲理性。它曾荣获加拿大年度最佳图书奖,并入围美国国家图书奖终选名单,畅销全球50余多个国家。

01学会尊重个体差异性,世界才会更美好

沃特森的系列漫画《卡尔文与霍布斯》,连载十年,收获无数粉丝。1995年,沃特森宣布退休,回老家克利兰夫过起隐居生活。在卡尔文心中,沃特森是神一般的存在。

小时候,爷爷给卡尔文买过和漫画中的霍布斯一样的玩具虎。从此,卡尔文就喜欢把自己幻想成漫画里的卡尔文,玩具虎则是漫画里的霍布斯。卡尔文九岁那年,妈妈把霍布斯放进洗衣机清洗,结果霍布斯被洗烂了。霍布斯是卡尔文的精神寄托,没了霍布斯后,卡尔文性情大变,变得胆小怯弱,与现实世界格格不入。

转眼卡尔文十七岁了,他正读高三,成绩优异,但让人意外的是,他出现了严重的幻听和幻视,他能和头脑里幻想出来的霍布斯轻松交谈。在正常人看来,卡尔文整天自言自语,十分恐怖。因此同学们经常欺负他,卡尔文不敢反抗,性格越加阴郁。

父母发现卡尔文的异常,带他去看医生。诊断结果是:卡尔文患上了精神分裂症。卡尔文不得不住院治疗。住院期间,卡尔文仍会产生幻视和幻听。

一天,苏茜来医院探望卡尔文。卡尔文告诉苏茜,他坚信只有沃特森才能救自己。而救他的唯一办法,是让沃特森重新拿起画笔,再创作一部漫画。新漫画里,卡尔文健康活泼,书中不再有霍布斯。卡尔文告诉苏茜,沃特森就是自己的“圣光”,他说自己会尽快出发,去找沃特森。

听完卡尔文的话,苏茜觉得不可思议。他们距离克利兰夫数千公里,中间还隔着伊利湖,很难想象就凭他们两个中学生,就能顺利到达克利兰夫。但同时,苏茜也被卡尔文的真诚所感动,她当即决定,和卡尔文一起出发,去寻找沃特森。随后,两人逃出医院,开启奇幻之旅。

至此,小说抛出一个问题:应该怎样看待与众不同的人?

世界上有形形色色的人,有些人与多数人的行为方式不同,因此会遭受排挤和打压。就像小说里的卡尔文,经常被同学欺负,有人还叫他“怪物”。

哲学家莱布尼茨说,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。天底下也没有一模一样的人。受自身知识、阅历等局限,大多数人常拿自己的标准去看待世界和他人,这其实很狭隘。每个人都有所不同,学会尊重这种差异性,世界才会更美好。

小说里有个细节很感人:得知卡尔文患精神分裂症后,苏茜既不吃惊,也不嘲笑,而是平心静气地对卡尔文说:“我从网上了解到,一些受过良好教育的名人、富人,也会患精神分裂症。”苏茜的话像严冬里的热水袋,温暖了卡尔文的心。

对待与自己不同的人,不歧视是首要原则。卡尔文患有精神疾病,苏茜并不歧视他,这是对他的莫大支持。疾病不是我们贬低他人的理由。尊重每个人,就是尊重我们自己。

02三次对话,揭示生活的本质和人生的真相

卡尔文、苏茜,还有卡尔文幻想出来的霍布斯,开启了奇幻之旅。上路后,他们遇到过各种奇人怪事。卡尔文和苏茜曾有三次深度对话,极富哲理,带给我们许多启示。

第一次对话。卡尔文和苏茜逃出医院后,去购买了户外用品,然后直奔伊利湖。伊利湖是北美洲五大湖之一。当时正值寒冬,伊利湖银装素裹。走在冰面上,仿佛走到了世界尽头。尽管无人为伊利湖的美丽喝彩,但它依然高贵圣洁。

望着眼前的美景,苏茜感叹说:伊利湖本身就很美,它不需要向人类证明什么,只要尽情展示本来面目,就足够了。由此苏茜联想到人生,她觉得,人生犹如眼前的美景,人生本身没有意义,去探索生活的意义,正是人生的意义所在。

苏茜这段话很有哲理性。《庄子·知北游》里说:“天地有大美而不言”,在辽阔的世界面前,人类永远渺小。人生的意义,在于探索更多的可能性,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,每个人都有自身存在的价值。

第二次对话。卡尔文和苏茜在冰面上走累了,于是坐下来闲聊。苏茜说,她能理解沃特森成名之后,为什么要隐居。沃特森以画漫画为生,后来他靠画画名利双收。但时间一久,他觉得自己变成了工作机器,为了工作他完全牺牲了亲情,这代价有些大。所以,他依然退休,选择和家人一起隐居。在他眼中,和家人在一起,才是幸福的生活。

这些话看似浅显,却很值得玩味。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总是有限的,用在工作上的时间过多,留给生活的时间就会少。 真正的成功,是按照自己的心意过一生。显然,沃特森做到了。他在事业巅峰期,选择急流勇退,这份勇气令人敬佩。苏茜看懂了这一点,才深深理解沃特森的选择。

第三次对谈是在小说结尾处。经过一路跋涉,苏茜向卡尔文坦言,自己一直暗恋卡尔文。卡尔文问她为什么会爱上自己。苏茜说,卡尔文想象力超群,谈吐有趣,喜欢探索问题本质,而且还很懂她。

卡尔文被苏茜的告白感动了,他不敢相信这是真的。因为他一直很自卑,觉得自己配不上苏茜。苏茜告诉卡尔文,班里许多女生都爱慕卡尔文,认为他聪明有趣,才华横溢,很有魅力。听到这里,卡尔文惊呆了。

这一点很有意思。生活中,很多人喜欢贬低自己,就像卡尔文觉得自己配不上苏茜一样。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,自卑是人类的普遍心理,“当一个人面对他自己无法应对的问题时,他就会出现自卑情结。”

人是很复杂的动物。人不自信时,总喜欢把自己藏起来;人自信时,举手投足都散发着魅力,别人会忍不住想靠近他。卡尔文聪明勇敢,但他仍有自卑的一面。在卡尔文身上,可以看到我们自己的影子。

03卡尔文、苏茜、霍布斯分别象征人格的三个层次

小说结尾,冰面出现了大裂缝,卡尔文他们又累又冻,奄奄一息,眼看就要掉进冰窟窿了。这时,一架直升飞机从天而降,把卡尔文和苏茜接走了,而卡尔文头脑里幻想出来的霍布斯,主动选择留在冰面上。这个场景很有寓意。

直升飞机是怎么来的?书中没有明确交代,作者把这个谜题留给了我们。一路上,卡尔文他们遇到过渔夫、卡车司机和诗人,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,都有可能拨打了救援电话,叫来了直升飞机。

随后,卡尔文和苏茜被送往医院急救。身体恢复后,他俩重返校园。这时,他俩成了学校的红人,同学们对他们敬佩有加。卡尔文一改之前的性格,变得坚定勇敢。有人再来欺负他时,他会果断反击。卡尔文终于找回自信,他的精神疾病也渐渐康复。这就是小说的大结局。

《寻圣光的人》是一部哲理小说,里面包含多处隐喻。卡尔文、苏茜、霍布斯分别象征人格的三个层面。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,人格由“自我、本我、超我”三部分构成。其中,本我是在潜意识形态下的思想,自我指个人有意识的部分,超我是属于人格结构中的道德部分。

小说中,卡尔文幻想出来的霍布斯,代表卡尔文的本我。卡尔文的奇幻之旅中,霍布斯一路相随,它时而和卡尔文拌嘴,时而插科打诨说怪话。故事结尾,霍布斯没有上飞机,死在冰面上。临死前,它向半空中的卡尔文说:“记住,你要胸中有虎!沃特森并不是你心中的‘圣光’,只有你自己才是!”这一幕十分感人。霍布斯的消失,象征着卡尔文精神世界的进化。

苏茜代表卡尔文的超我。她从不谙世事的女孩,经过奇幻之旅后,变得坚强成熟。一路上,她不停地安慰和鼓励卡尔文。正是这份信任,支撑着卡尔文不断前行。他们之间的三次对谈,见证了彼此的成长。

卡尔文自己,是象征着人格层面的自我。自我负责平衡本我和超我的关系。故事最后,卡尔文的精神不再分裂,终于做到了知行合一。当别人再欺负他时,他能勇敢回击,绝不手软。这就是奇幻之旅带给他的最大收获。

04小说中,还有哪些精彩的隐喻

这次奇幻之旅中,卡尔文他们分别遇到过三个怪人,他们各自代表着三种人。

首先是渔夫奥维尔。他独自生活在冰上小屋里,刚听到卡尔文的奇幻计划时,他觉得卡尔文这孩子疯了。但当卡尔文解释了原因之后,奥维尔理解了。因为他也是沃特森的铁杆粉丝。沃特森当年退隐时,他还为此大哭了一场。在卡尔文身上,奥维尔看到了理想的力量,他被感动了。于是,他毫无保留地将冰上行进的技巧告诉了卡尔文他们。奥维尔代表早已忘记梦想,碌碌无为的人们。

卡尔文他们遇到的第二个人,是卡车司机。他声称自己在找一个叫弗雷德的男人。没人知道弗雷德是谁,也没人知道卡车司机是谁。后来,卡车司机开车消失在茫茫冰面上。他来去匆匆,代表在生活中活得浑浑噩噩,迷失方向的人们。

卡尔文他们遇到的第三个人是诺亚。诺亚常年醉心于诗歌创作,和妻子关系恶化,两人正在办理离婚。一天晚上,卡尔文他们留宿在诺亚家。看到苏茜为卡尔文付出这么多,诺亚突然意识到,自己一天到晚只顾写诗,丝毫不关心家庭,实在对不起妻子。和卡尔文他们道别时,诺亚决心要调整人生方向,尽力去挽回妻子的心。诺亚代表只忙事业,而不顾家庭的人。

小说里,怪物珍妮绿牙怪不断耍诡计,想诱骗卡尔文他们掉进冰窟窿。珍妮绿牙怪代表现实世界里的各种诱惑。如果抵御不住这些诱惑,人们很可能会将自己置于万劫不复的境地。

生命不息,成长不止。人一出生,都是白纸。当我们见识过一些人,经历过一些事后,内心会不自觉地产生很多冲突。而这些内心的冲突,又会让我们对自己的人生产生强烈质疑。这就像卡尔文患上精神分裂症一样。卡尔文一心想见沃特森,他觉得沃特森是自己的“圣光”,只要见到沃特森,自己就能痊愈。卡尔文的奇幻之旅,是漫长人生的缩影。故事最后,卡尔文猛然发现,沃特森不在某个具体的地方,而在自己心中。此时,他才重新找回自我,实现了真正的成长。

心灵的成长,是人生的必修课。生活中,大多数人都活成了渔夫、卡车司机和诗人,也有些人被珍妮绿牙怪拖进了人生深渊,再无翻身之日。但是,总有些人敢于探寻人生真相,最终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模样。那么,一个人怎样才能想活出真实的自我呢?小说里给出了两个办法:第一要接纳自身的不完美,第二要实现与自我的和解。

人人心中皆有圣光。人生是追梦的过程,也是自我接纳的过程。明代思想家王阳明说:“破山中贼易,破心中贼难。”心中贼,便是我们内心的各种冲突。有一天,当我们和内心的各种冲突和解时,我们才能找到生命之光,开启崭新的人生。